Day 20 : 笔记篇 07 — 在笔记的 Metadata 使用 [[内部连结]] ,在无形之中累积对某一主题的认识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在 Obsidian 中实作 学习笔记整理流程 的方法。我将资讯来源分成 9 类,依据不同的资讯类型插入对应的 Obsidian 笔记「模板」,快速纪录地记录不同的 Metadata。

这篇文章我想对 Metadata 的使用做最後补充 — 使用 [[内部连结]] 的技巧。

一、透过连结逐渐形成知识

Obsidian 的一大卖点就是输入 [[]] 後,可以连结其他则笔记、甚至加上 ! 号後直接引用该篇笔记的内容。例如下方:

Obsidian [[内部连结]] 功能示范

我认为[[内部连结]]的最大优点,就是让你无形之中不断累积对某一主题的认识。随着连结的数量变多,你对一项主题的认识就会更加完整。

我将[[内部连结]] 应用在 Metadata 的纪录,特别是在 Author (资讯来源作者) 与 Topic (笔记主题) 这两个栏位。

将 [[内部连结]] 应用在 Author 和 Topics

二、替每位作者建立一则笔记

在 Author (资讯来源作者) 栏位中,我并非直接填写作者的名字,而是建立一则以作者名字为标题的笔记。

此作法的好处是,当你累积笔记到一段时间後,就可以逐渐发现这位作者的思想脉络。

例如我近期关注的专栏作家 — Louiscard, 写了一系列有关资讯处理相关的文章 (高效信息管理术 2.0)。

当我将每则笔记的作者都连结到 Louiscard 时,久了就会形成一片知识网,我可以逐渐了解这位作者的思考脉络。

例如这位作者分享的主题就是「写作」跟「做笔记」相关的文章,相关的笔记会像是卫星一样环绕在这两篇主题旁。

专栏作家 Louiscard 的知识节点图

这项技巧对於要分析某位企业家 (例如 Steve Jobs)、思想家 (例如查理・蒙格)、产业权威 (例如所在产业的知名人员) 的核心思想,是非常有用的。

三、替每个主题建立一则笔记

传统分类笔记主题的方式有 2 种:「资料夹」或「标签 (tag)」。

▶︎ 资料夹分类法

「资料夹」是多数人直觉分类资料的方式,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当一项资料可同时分到 1 个以上的资料夹时,如何分类就变得相当麻烦。

▶︎ 标签分类法

「标签」是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资料整理方法。用标签代表主题,同一份资料打上不同标签,就能让资料存在於多个不同的地方。

但标签也有缺点,那就是很难看出标签之间的关系。

例如「使用者分析」跟「数据分析」可能都跟「产品管理」有关,但是标签无法反映这样的关系;如果用「产品管理/数据分析」、「产品管理/使用者分析」这种槽状标签,又会落入分类的困难。

仔细想想,我们何必爲这些主题进行分类呢?不如使用连结来表示彼此的关系。

因此我建议使用 [[内部连结]] 来分类笔记主题。

使用「内部连结分类法」

以上述的例子来说,一则笔记可能同时属於「使用者分析」、「数据分析」、「产品管理」,因此我可以在这则笔记的 Topics (主题) 上将 3 者都写上去。

使用 [[内部连结]] 来分类笔记

注:MOC 指的是 Map of contents,是指专门连结其他笔记的目录笔记,下一篇文章会详细说明。

使用 [[内部连结]] 分类法的好处是:

[[内部连结]] 中的文字本身就是一则笔记,可以在其中新增与其他主题笔记的连结。

举例来说,我可以在「产品管理 MOC」笔记中写下和「数据分析 MOC」以及「使用者分析 MOC」的关系。

在「主题笔记」中写下和其他主题笔记的关系

这样子不但能在 Graph View (关联图) 中看到这三则主题笔记的连结,同时也看得到脉络。

四、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 Obsidian 的 [[内部连结]] 使用案例,让笔记的 Metadata 可以变得更完整,後续更能够有效利用这些笔记。


<<:  [Day20] 与问题成员对话-案例二:水涨船高的 Scrum Master 接班人

>>:  用React刻自己的投资Dashboard Day20 - 首页功能切板

Day04:团队的组成

当要开发一个大型专案的时候,往往会落入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认为投入的人数越多,开发越快。 软件开发需...

每个人都该学的30个Python技巧|技巧 2:Python语法基本功 — 数字与字串(字幕、衬乐、练习)

昨天认识了两种编辑器,你挑好你喜欢的环境了吗,第二天就要开始进入写程序的环节罗,有没有很期待୧⍢⃝୨...

RISC-V on Rust 从零开始(8) - 实作instruction decoder

这次要来实作指令decoder,负责pipeline中的decode stage。计组教科书上常见的...

Day 0x10 - 整理解密函数与 Webhook api

0x1 前言 昨天确认接到讯息回覆了,今天来把解密函数跟 receive_msg 整理一下 0x2 ...

错误接受率 (FAR) 和错误拒绝率 (FRR)

-来源:(ISC)² 社区 在基於生物识别的系统中,灵敏度/阈值和 CER/EER 通常可以互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