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当mentor比你想像的重要多

前言

这篇文章觉得很适合给要当mentor的人,在你当之前应该要先听过这篇演讲,然後反思一下你想对mentorship的期待是什麽,再开始带人。

另外我觉得也很适合给团队的领导者,无论公司的文化为何,你都可以尝试去建立友善的学习的文化。虽然这部份的传道者不会是你,而是你团队中的资深成员们,但你要先制定好团队的策略,树立模范大家才有办法遵循。

整篇演讲有写成文章放在slack的Engineer blog上,懒得看影片的人可以直接参考How Slack Supports Junior Engineers

演讲总结

整篇演讲比较是由她的故事来带出她觉得理想的mentorship应该做到哪些事情,而公司的文化又如何影响或帮助这些行为。(也顺便宣传一下Slack好的公司文化XD)

背景

讲者讲述她自己并不是CS(Computer Science)毕业的学生,所以当进入科技业界的时候其实是非常恐慌,总是会有些可怕的乡野传说,让她觉得自己的能力很不足(Imposter)。

虽然许多公司都会承诺他们有好的mentorship会帮助新人成长,但是能做的好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也因此她在演讲中想回答的其实就是两个问题:

  1. 怎样算是个好的Mentorship?
  2. Slack是什麽样的文化让她觉得supportive?

为何mentorship不是只是单纯教人东西?

因为讲者希望大家建立的是一个富含同理心尊重他人、与帮助他人成长的文化。而这也是Slack让她感受到惊艳的地方,因为她以前从来没想过mentorship可以做到这麽多事情与如此的重要。

基於她自己个人的经验,她知道很多职场新人都会有「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mdrone)」,害怕自己其实能力很不足(特别是在试用期之内的人们)。而这个时候给予支持,告诉他们无需恐惧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个可以安全学习的环境,专心聚焦在学习本身上面,而不用担心会被责备或被骂或自我怀疑,才能够真正培养的出好人才,与激发大家的潜力。

所以其实mentorship不只是你问我答的关系这麽简单,而更是一段需要认真建立的关系

如何建立一段好的mentorship?

在开始这段关系之前,你必须要先自问自己一些问题:

  1. 你喜欢的沟通方式是什麽?
  2. 这段mentorship的关系对你来说意义为何?
  3. 你想达到什麽样的目标?你在当mentor的一年内想获得什麽样的成长?
  4. 你对你的mentee有什麽样期待?

而与你的mentee之间则必须先沟通好,彼此对事物的期待与合作模式:

  1. 理解彼此最佳的沟通方式为何。(可以是直接间接,或者说要问问题必须要先想过等等程序上的。)
  2. 自己的mentor方式是什麽?而mentee期待的学习方式又是什麽?(是手把手教?还是丢问题让mentee自己思考?)
  3. 要达成共识对於成功的junior的想像。
  4. mentee认为的强项与弱项在哪里,并一起拟定讨论的计画。
  5. 理解mentee一季半年一年想达成的目标。

而後可以借助以下方式去达成目标:

  1. 定期的例会(可能每天或每周)去追踪目标达成进度。
  2. 在code review的过程去做好mentoring。例如总是教导他们什麽是best practice;或当给建议的时候要确定是可以帮助他们成长的,而不是只是一位的想他们把code改成你想要的样子;也可以鼓励他们尽量的深入理解某个library或function等等。(原演讲提供了一些实际的范例,有兴趣者可以自己点此处来看。)

她也另外提及了Slack做的她觉得对提倡所谓学习文化有帮助的事。

  1. 例如建立个人成长至上的文化。例如提供补助给个人学习,或者主动举办许多非技术的sharing等等。
  2. 例如建立一些资深工程师的office hour。
  3. 将谦卑的文化放置到招聘过程当中。

什麽是学习文化(Culture of learning)?

(原文A culture of Learning,其实写的超难懂)讲者提到了一个重点是说:大家往往会把学习文化(culture of learning)与学术文化(culture of academia)搞混。在学术文化中,最重要的是找到真相,给出最正确或最好的答案,因而形成一种智力至上的文化。但业界却不是这样,如果过度推崇这种智商至上的文化,不是top的人都会被认为或自认为能力不够好,而这会大大打击到团队与个人的士气。

而糟糕的是当代科技业其实都充满着高学历的菁英份子,而这些菁英份子在校期间也早已被学术文化耳濡目染,所以很容易就会把学术文化套用到职场上,因而造成冒牌者症候群的大量传播。

讲者在Slack工作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意思是你的能力资质与成就,是来自於努力不懈而非单纯你的天赋。她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力可以成长,而非被你的天赋所限制着的。

个人心得

这篇演讲给出了我蛮多思考,我觉得超棒。虽然演讲的内容超级的不流畅XD,各种违和。但我把吐槽留到最後,先讲讲我对她讲的东西的反思。

关於菁英文化

我觉得她的故事其实可以跟现在世界上很多人取得共鸣。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工程师时代,大家都在当工程师,转领域跳到工程师的人真的是逐年倍增,而我相信至少87%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冒牌者症候群的想法:「我不是CS出生的,是不是能力很差」,「我半路出家,怎麽比得上你们这些原本的CS人」。其实也不完全要是转领域的人,很多CS毕业的人也有这样的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时候我在写我的经验的时候,虽然我会尝试去同理,但毕竟我还算是工程师界的既得利益者,或者原文中所说的菁英。所以我自认为其实自己的很多经验,其实是蛮无法变成能让别人效法的好故事的。

而这篇文章倒是深深的提醒了我这个点。或许我在蛮多地方都算是个自负的人,所以我看人的标准也都一直蛮高,但这部份的高可能就如讲者来说是「学术文化」上的高,而在业界或许根本不该以这种方式去看待每个人。我觉得身为一个leader蛮需要意识到这件事情,因为或许很多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本不该是理所当然;你觉得人家玻璃心,是没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是多麽的幸运。这也是为什麽同理心在leader这个角色上是如此的重要。

关於Mentorship对mentor的重要性

我完完全全同意与理解mentorship的重要性,但我在此不讨论对於junior的感受与影响,原文已经讨论很多,我想多讲一些关於mentor自己对於mentorship的期待这件事。

我觉得大部分的人当老板跟你说要请你当mentor的时候,你想的基本上都是「要如何当一个好的mentor」:可能要能够回答问题,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等等。但我觉得还有一个更更更重要的议题大家却都会忽略的是:「你想从mentorship中获得什麽与达成什麽。」我想大部分的mentor可能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会如此的重要,因为你的动机定义了你要花多少心力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你做事情的方式是什麽。

很多新手mentor都会遇到的问题是「我到底该不该直接跟mentee讲答案?」一方面觉得讲答案是最快也最省力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应该要让他自己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以前也对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如果你现在问我的话我会反问mentor,自己对於这段关系想获得的东西是什麽?如果对你来说mentor只是回答问题的人,那直接讲答案也是可以。但如果你想从中学习「教人」的技能,或练习沟通的技能,那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练习与拿捏要提供多少线索给mentee。退一步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让你反思哪些是「他可以想出来的知识」哪些是「他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东西」(例如规范或历史因素等等)。

我自己觉得mentorship之所以是一个成为senior重要的磨练场所就在於mentorship其实就是缩小版的leadership,所以当你越来越资深的时候,你所应该具备的那些非技术的能力,都可以从mentorship中开始磨练。当然这个也是mentor自己可以定义的。你想要什麽样的未来,其实就源自於你对自己的期待是什麽。

关於成长型思维

我自己其实也认真想过这件事情,但并不完全认同成长型思维XD,我其实是部分赞同定型思维(Fixed mindeset)的,也就是我还是非常相信天赋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多时候能力或资质这件事真的不能勉强。白话一点就是「就是有人天生比你聪明」,是你在怎麽努力都无法达到的境界。

但这并不代表我觉得你就该限制你的能力。我觉得比起相信自己某个能力有无穷的潜力,更多的是应该找出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去理解自己哪些是做得到哪些是做不到的。因为聪明人有只有聪明人可以做的事情,你也有只有你能做的事情,大家互相合作才有办法创造更多价值,是缺一不可的。

整体来说,我相信成长型思维,也相信「I can expert anything I put effort on」。但我不认同所有人应该要套用同一套标准,这也是现在社会上大家常常误用的地方(例如升学主义)。

不重要的个人吐槽(纯属个人心得分享,无须认真看待)

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我还是想吐槽一下这篇演讲的架构。因为我其实蛮喜欢这篇演讲,但实在是讲的太乱了,而她呈现的方式有蛮多改进空间XD。下面讲讲我觉得很难懂与很难整理重点的几个原因:

  1. 她的outline与内容架构好像没有很match?整篇想回答的问题有点发散。
  2. 她的观众群其实没有很明确,到底是要给mentor看的还是给junior看的?
  3. 即使两个都是听众也ok,但文章中条列出来的选项,主词一下是mentor一下是mentee,看起来有点痛苦XD。
  4. 论述的方式蛮由下而上,而且每个点的抽象没有抽象很好,所以我自己是蛮难抓到重点。

我会注意到演讲结构一方面也是从day 1至今听了二十几场演讲了,易懂难懂对我来说差异蛮大。我自己也不是很会演讲的人,所以想整理一下我觉得好跟不好的演讲对我来说大概会差在哪里。


<<:  DAY 21- 讯息监别码 MAC

>>:  Day18 Gin with GORM

[Day 5] 认识Git,做好版本控制

前言 什麽是Git,刚开始认识它的时候,以为他跟GitHub 有着什麽关系或是某个简称,结果两着是各...

JavaScript Day17 - 阵列操作(map)

map map() 会建立一个新的阵列,其内容为原阵列的每一个元素经由回呼函式运算後所回传的结果之集...

SQL Server 资料库设定标准化 - 心得分享

DBA Bootcamp 这里所讲的设定是指安装SQL资料库时的设定。如果你只需要管理三到五个资料库...

视觉化当日趋势图(4)-controller撰写

我们昨天撰写完serviceImpl还缺少一个interface, 所以今天把ShioajiServ...

分类模型哪个好?confusion matrix/sensitivity/ specificity

今天来整理一下以前的笔记,聊聊比较分类模型的评判依据:confusion matrix. 下图是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