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5 : 笔记篇 02 — 使用「渐进式总结」来写笔记,逐步萃取出高含金量的知识内容

前言

这是 Obsidian 使用教学 — 笔记篇的第 2 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中,我说明了:

  • 传统写笔记方式的问题 — 标题难辨识、没有脉络、没有状态
  •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 建立一套可持续迭代的笔记系统
  • Metadata 在这套系统的重要性

如果还没阅读过的人,我建议先去阅读上一篇文章。

「可持续迭代的笔记系统」包含了 Metadata 和笔记区域,这一篇文章我们接着说笔记区域。

在笔记区域中,我使用了一个叫做「渐进式总结 (progressive summary)」的方式来写笔记。这套方法出自於生产力专家 — Tiago Forte 的《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

可持续迭代的笔记系统,包含了 Metadata 和 笔记区域

一、什麽是渐进式总结?

渐进式总结的概念

「渐进式总结 (Progressive summary)」是一种笔记整理方法,它能够将笔记内容分层,依据我们的需要快速的检视浓缩的知识、或是被解压缩後的笔记内容。

参考下图,Tiago Forte 的建议是分成 5 层 (5 Layers)。

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

实际在写笔记的流程是:

  • Layer 1 : 将笔记直接贴到笔记软件中。如果是网路上的文章,可能包含了「文章原文」以及「自己的笔记」。
  • Layer 2 : 针对「原文」使用粗体效果,将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用粗体标注。
  • Layer 3 : 针对「被标注粗体的内容」用萤光笔效果,将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用萤光色标注。
  • Layer 4 : 针对「被标注萤光色及粗体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 Layer 5 : 针对「自己的总结」,用一句话来表达概念

我们从原文开始,逐渐筛选掉自己觉得不重要的资讯,将原先庞杂的内容精炼成一句话。这个过程是逐层递进地 (progressively),就像是上方的图片一样 — 基於原始内容,慢慢地雕塑成我们思想的形状。

渐进式总结的优点

使用渐进式总结最大的好处是:

依据个人使用需求,放大与缩小资讯颗粒度的使用。

例如当我需要写「时间管理」类的文章时,我可以:

  • 只参考一则标题叫「使用番茄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笔记
  • 也可以进一步参考这则笔记的总结,看到当初是哪些论点让我萃取出「使用番茄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这个结论
  • 甚至更进一步参考原始内容的重点,看看是哪些观念让我写下这则笔记的总结

当知识变得愈精炼,代表资讯颗粒度愈小 ; 反之当知识被「解压缩」解释时,则代表资讯颗粒度愈大。

资讯颗粒度愈小,愈方便我们组合与产出新的知识。

资讯颗粒度的关系

渐进式总结的优点

那使用渐进式总结的缺点呢?

我立刻想到的就是「花时间」,不过这项缺点是可以被克服的,我会在 [第三段 - 渐进式总结的可能疑问] 说明。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实战案例。

二、将渐进式总结应用在笔记中

理解了渐进式总结的概念後,就会发现这套方法不但能有效地萃取知识、也方便未来的检视。

直接看一个例子。下图是我对《如何分类笔记?一套简单又通用的分类架构 — PARA》的原文,使用渐进式总结所做的笔记。

使用「渐进式总结」写的笔记

#Note 区域

我将「原文内容 (灰色英文)」 与「自己的想法(图中的①)」直接贴在 Obsidian 笔记中,这是 Layer 1。(碍於版面太长的关系,我只截取一部分的原始笔记内容)

接着我使用粗体来标注「原始内容」的重要内容,参考下图 ②。(因为我将粗体效果改成黄色,因此图片中的粗体文字黄色)

接着我使用红色来标注「粗体」的重要内容,参考下图 ③。

到这里我已经将原本落落长的「原始内容」,总结成 6 条重要的内容 (红色**)。

#Note 区域

#Summary 区域

下一步,我重新消化 6 条红色重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重述在 #Summary 区域,如下图 ④。

由於是用自己的话来重述内容,因此叙述的长度可能会比较长。

#Summary 区域

#Evergreen Note 区域

下一步,我 #Summary 的内容精炼成一句最重要的概念,如下图 ⑤。

这里的诀窍是: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说明这篇笔记的重点,我会如何说这句话?

#Evergreen Note 区域

三、渐进式总结的可能疑问

渐进式总结的方法并不困难,但看完以上的介绍後你可能会有以下疑问:

  • 每一篇笔记我都要这样做吗?
  • 这样做不会很花时间吗?
  • Evergreen Note 是什麽意思?

每一篇笔记我都要这样做吗?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我建议你每一篇笔记都这样做。

在资讯爆炸的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做一个「知识搬运工」。如果你只是单纯的从其他人手上复制/贴上文字,我肯定这样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差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Copy is fast but expensive」(复制快速但是代价高昂)。

当我们轻松地复制其他人的知识结晶、却吝於自主思考时,表面上我们已经将知识收为己有了,但实际上只是浪费时间地搬运知识到另外一个数位仓库中罢了。

这样做不会很花时间吗?

会的,这样做需要花时间,但不一定要花 “很多” 时间。

Tiago Forte 建议使用渐进式总结时,可以抱持 opportunistic (具有机动性) 的态度。也就是:

从你已经写过的笔记开始做起,未来写新笔记时都采取这样的方法。

我们不必追求自己的旧笔记都采取这样的新作法,只要从现在开始执行就好。

Evergreen Note 是什麽意思?

Evergreen Note (长青笔记) 出自於 Andy Matuschak,是一套基於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 的笔记概念,我认为在实际使用上观念更好理解。

我在《如何正确使用 Zettelkasten 笔记法?了解 4 种笔记形式的功能,以利後续笔记连结》提到了 Zettelkasten 的 4 种笔记类型:

  • fleeting note
  • permanent note
  • literature note
  • project-related note

Evergreen Note 是基於这 4 种笔记的概念,使用另外一种譬喻法来解释笔记状态的迭代。Evergreen Note 中有 3 种类型的笔记:

  • Seedling Note (发芽):笔记刚写下,对於里面的内容还在消化理解
  • Incubation Note (培育):重新复习一次笔记,并对笔记进行内容摘要
  • Evergreen Note (长青):能将笔记内容精炼出一句话、一段句子,并且加入到个人的知识网中。

专文介绍请参考《优化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试试Evergreen Note (长青笔记)》。

四、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渐进式总结」的笔记方式。

透过一步步的总结,我们可以像漏斗般慢慢筛选出对我们真正有用的资讯,经过自主思考与总结,最後得到一句高含金量的知识内容。


<<:  Day30. Model 与关联 - preload, join, includes 一次厘清

>>:  [Day15]汇总函数(分组函数)

Material UI in React [ Day 16 ] Navigation Menu (下拉框)

Menu 这个套件应用的范围很广,之前讲解过的 Select 也是用这里的 MenuItem 来替换...

Day 16 ( 中级 ) 灯光绕圈圈 ( 座标 )

灯光绕圈圈 ( 座标 ) 教学原文参考:灯光绕圈圈 ( 座标 ) 这篇文章会介绍如何使用「重复无限次...

SQL Server 安全性设定 - 心得分享

DBA Bootcamp 大多数 SQL Server 的服务器验证都是设为 mixed mode,...

语音服务-文字转换语音范例(text-to-speech)

今天反过来,试试文字转换语音的范例 跟前天的语音服务-语音转换文字范例(from-file)一样 把...

AE自动消除画面动态物件-Day27

今天来练习怎麽让动态的物件在影片中消除, 影片范例 但因为没有付钱买,有浮水印,所以不知道能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