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这回事:个人经验篇

前言

Hi,铁人赛第二天,跟大家聊聊沟通,预计会陆续写几篇相关的主题,今天来分享平时的观察。

在敏捷思维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个重要基础,敏捷宣言第一句「个人与互动重於流程与工具」也传达了强烈讯号。在这互动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保有效率,章显 Scrum 的「尊重」与「勇气」价值观,达成有效的沟通?让我们看下去。

了解你的沟通对象

沟通是双向的,彼此产生思想上的交流,了解沟通对象是基本功。可以依自己的观察进行简单的分类,以对象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对话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很容易忽略,我们可能都看过周边一再返覆的无效沟通,甚至这是部分读者的日常。让我们从一份空白文件开始,写下你的观察,从「对方是个…」与「我应该要…」来发想。

例如:

对方是个… 我应该要…
惯用数据理解世界的人 给予具体数字,或说明为什麽没有数字
喜欢了解事情原委的人 给予完整的前後事件说明、故事发展
正名魔人 用「他的」名词来对谈
惯用「不是」回应的人 理解「不是」并不是真正的不是,并多尝试换句话说
惯用「对」但下一秒会转弯的人 理对「对」并不是真正的对,避免谜失在逻辑持续翻转的对谈当中
不断提供未来资讯的未来人 始终少了现在,反覆聚焦在现在才是重点。如果时间允许,听完也不错,必竟是未来的资讯嘛~
第二句就发火的人 先找出导火线,如果你就是导火线… 那换个人沟通才是上策

透过这个练习,让自己有机会了解他人,随时扩展自己的观察能力。而这并没有标准答案,是个非常自由的探索。

用对方的话语

当我们「知道」对方是谁,就较能「入境随俗」地让沟通更为顺利。

每个人有自己习惯的用语、形容词、名词,在专有名词的表达上也有自己的习惯,例如:英文缩写、英文全称,或以中文表达,如果你的反应容许你切换这些用词,试着使用对方习惯的用语进行沟通,除了减少歧议,也更有亲切感。

若双方都是即时翻译高手,你会观察到两套表达的词汇不停流窜,十分有趣。

文字语调

语调(intonation) 是什麽?维基百科如此解释:

是指说话者交谈发声的音调,即说话者依据个人心情(态度、个性),让声调的高低轻重音调,再附加上发声的高低轻重音调;前者是文法上的音调、後者是心情上的音调。

文字表达上缺了语调,这很容易引起误会。

在这通讯工具发达的年代,使用文字沟通俨然成为日常,软件开发团队更是如此。不过单纯的文字表达通常是严肃的,适度使用口语化的表达会有改善。此外,贴图与 Emoji 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它小巧、可爱、一图表千言万语 (通常啦…),也能缓和气纷。

大声

在沟通中「大声」会不会赢呢?现在看来机会渺茫,特别在资讯流通时代,单纯大声这种「物理」攻击,少了合理性终究站不住脚,成为一种无理取闹。

我想你我都不喜欢在谈论过程中,音调逐渐升高、音量越趋放大,按耐不住性子,如果自己是这种效果的输出者,不妨检讨一下,明明是来解决问题的,却种下了更多不必要的变因。

适时切断对话

有时候,你真的抛出了一个难题,对方很难在第一时间回答你,中断对话是个可以考虑的选项,也让对方能够喘口气。迫於形势你可能需要对方在特定时限内提供回应,延期并表达期望的时间有时可发挥奇效,例如:「我们再想一下,2 点时再讨论好吗?」

不设陷阱

现在大家都很聪明,在言词之间挖洞等对方跳,很容易引起反效果。或许自己会沉浸在各种优越感当中,殊不知多是早被看出套路,反而让沟通提早破局。

这有时候会跟「引导」方法产生一些误会,引导会透过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试着让被引导者逐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而这件事情就圆满了。但若把这个方法,用在取得引导者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是像是一种「诱导」,表现起来如同拷问一般。

点出主题与提供具体看法是比较建议的,例如:「这样会不会让使用者产生误会呢?因为这边的文字颜色太过接近了,是不是加大它的差异会比较好?」,因为有具体建议,双方能有个着力点接续讨论,这才有机会达成有效沟通。

比喻适可而止

延续前面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时常不同,标准也不同,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一段有趣的问答,大意是这样的:「资深工程师要具备什麽能力?他心通」,与这类似的,你可能也常听到「通灵」一词在软件或设计界出现,描绘了需求不明确的情况,需如通灵般地猜想。

日常沟通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明确传达期待,避免他人过度猜想,不要再让别人绕远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利用一些「比喻」来描述,但要知道比喻是用来加速理解,而不是加大理解的困难,需要确保例子足够简单、符合对方的背景,甚至需要因人而准备不同版本的比喻。

他人若不认同

看个生活中的例子,或许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後,随即产生了剧情无聊、导演来乱的、演员不好看、特效廉价,或许不是真心讨厌,但任何一部影片背後花费的心力往往是难以想像的。如此轻松的「不喜欢」、「不认同」、「否定」等评价是个人主观自由,为此他人的「不喜欢」或「不认同」对我们来说顶多是一种提醒,没有别的了。

我们不需要专注在喜欢与不喜欢的表象上,但若还是非得做点什麽,以下或可尝试:

  • 换位思考,找出对方想要的是什麽。
  • 评估自己的信用,是否足以说服他人、我还需要准备什麽来加强说服力。
  • 审视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无意间遮蔽了真正的好处,反而传达了次要的重点。
  • 他人是否在气头上?是否被杂事缠身?也许你该找个更好的时机。
  • 与拒绝者讨论怎样的方案是更好的,让这个「拒绝」也带有意义。
  • 考虑接纳他人的想法,从中叠加,再造新的方案。

此外,也别让这个害怕不认同成为你沟通上的障碍,在团队中我们鼓励公开表达,陈述自己想法,提供回馈给各人事物,这是支持团队透明的重要关键。

後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方式,结果也不尽通同,在沟通、互动、交谈、表达等等方面上你有想与大家分享事情吗?欢迎在留言区一同讨论。若能够与自己的团队一同思考,相信会带来不错的结果。


<<:  30天轻松学会unity自制游戏-新增死亡画面

>>:  [Day 16] IOCP 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

30天学会 Python: Day 10-读进来!写出去!

绝对路径&相对路径 电脑中所有的档案和目录(资料夹)形成一个树状的结构 一个目录下可以有多个...

Day 01 : 导言 - 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Obsidian 双向链结型笔记工具研究与应用,打造属於个人的专业知识图谱】 Day 01 : 导...

使用 KubeEye 为你的 K8s 集群安全保驾护航

使用 KubeEye 为你的 K8s 集群安全保驾护航 其他 2022-04-24 18:51:30...

Day 26 | Overfitting v.s. Underfitting

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画出图表的方式来检视模型的训练过程,有时候图表曲线所呈现的结果相当理想,和我们预想...

Day13 CSS基础设定_3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有关CSS排版,方块的概念,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过,网页就像很多不同的方块组合而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