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与自我管理

管制也要带来成长

一提到管制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什麽,也许是国家法规、公司规章,又或是规模小一点的上下班出勤规定、工时的规定、内外部网路存取限制、通讯设备管制等,各行各业与公司都可能不同。但今天想要谈的「管制」并不是单纯的限制,更希望它是一种萌生於团队之中,用来带动成长的制度。

自我管理

Scrum Guide 2020 版将之前谈了一段时间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 更改为自我管理 (Self-Managing),除了自我组织的可选择共事者(choosing who)、可决定如何做事(how to do work),扩展到自我管理,多了「做什麽事 (what to work on)」。

单看这点可能有点抽象,我们可以再从 2020 版本更细致的变化说起,强调了一个 Scrum Team,没有子团队,也没有阶级,当下全员专注在一个产品目标上。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Scrum is a small team of people, a Scrum Team. The Scrum Team consists of one Scrum Master, one Product Owner, and Developers. Within a Scrum Team, there are no sub-teams or hierarchies. It is a cohesive unit of professionals focused on one objective at a time, the Product Goal.

这个定议提醒了我们,不要将 Developers、Product Owner 与 Scrum Master 视为三个个体,从而避免推委与不对等。为了一致向着目标(Goal) 前进,除了决定人选、如何做事,更会需要决定「做什麽事」来实现目标。

此外,「当下全员专注在一个产品目标上」这个概念也需要注意。我的看法是,这可以展现更高的团队凝聚力、维持路径一致、沟通更为通透、加速知识的传播与减少浪费等。对於小团队而言是个不错的提醒,但对於拥有多个 Scrum Teams 的组织而言,或同时有多个产品 / 专案在执行的团队而言,可能产生一些混乱,甚至难以跟进。

自我组织

虽然已提高到「自我管理」这样更大的范筹,但在过去「自我组织」方面的概念仍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敏捷原则第十一条,点出了敏捷对自我组织的重视与期待:

最佳的架构、需求与设计皆来自於能自我组织的团队。

在《Scrum 精髓:敏捷转型指南》一书中 (p.231) 是这麽说的:

团队成员自组织决定实现冲刺目标的最佳方式。没有项目经理或者其他经理告诉团队怎样开展工作 (ScrumMaster 也不该冒昧这样做)。自组织是系统自下而上、自发的属性--没有外部的统治力量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命令与控制的管理方式。

由於书籍是简体中文版,为保留原始样貌,部分用词请读者转换一下。自我组织强调团队使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目标,而非由管理人员介入安排,同时也不是一种放任式、无上限的自由。我们相信团队成员能够发挥所常,互补出最佳方案。

如同之前分享的文章「当责:实践篇」提到,当责应该早早展现在敏捷团队当中,自我组织亦是。作为简单的观察,我们是被动接收工作,还是主动接下来任务?在发生问题时,团队自发做了哪些应对?

管制的方向

团队多少会展现自我组织的倾向,这可能得利於 Scrum 设计的各项活动,若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共同塑造一个团队可以安心自主的空间,则事半功倍。

对於管理者而言,这可能包含:赋权、组织合适人员、扩大敏捷思维至其他部门/团队,以及经费预算投入等。优先确保团队是否对齐目标(Goal),而不宜花费大量的心力监督成员的工作时间、采用什麽方法、使用什麽技术等。

为了避免误会,还是得提醒这些论述都不是非黑即白,并不是完全的二元论,而是一种倾向。

程序码审查

程序码审查 (Code Review) 是有意义的活动,但也有它的局限(後面谈),除了站在管制的角度它可以排除品质不合格的程序码,更可以站在教育的角度,让它促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流通。

审查标准可以来自团队成员凝聚出来,或推派团队内具有公信力的成员进行定义,也可以参考网路上其他团队公开的审查标准,加以调整为适合团队的版本,但重点仍是团队成员必须认可这份标准,并且有能力执行它。

透过各程序码管理平台,如 Github / Gitlab 都对审查提供了不错的支援,建议还没有这麽做的团队赶紧尝试看看。

那麽局限在哪?在於 Code Review 是发生在程序码已经被开发人员写完了,这表示大多数的时间已投入,想法已被转换为程序码,这时候做审查就会发展出几条故事线,第一是皆大欢喜,程序写法符合团队要求,合并!第二写得不合规、有缺陷、有问题,退件!第三,有问题但时间来不及,还过得去对吧,先合并再说。

完成的定义

接触 Scrum 的朋友应该不陌生,为了消除沟通落差,统一团队成员对完成的认知,团队会定义一份「完成的定义」,它的内容可能是:

  • 程序码撰写完成
  • 程序码已推送至 Gitlab
  • 程序码必须通过 CI 检查,通过所有自动化测试
  • 所有变更已通过审查
  • 已部署至测试环境
  • 与变更相关的文件更新已准备完成
  • ……

每个团队视自己的「现况」定义出最适合的规章即可,若目前的技能尚不能支持理想的完成,可以选择退後几步,找到平衡点。

一旦这麽做,在沟通上就容易有个基准,不会再被单纯的「完成」两字带着走。前面所提的审查标准也与完成的定义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例如要撰写相应的自动化测试、测试覆盖率的基本规范、必须以团队认可的 Coding Style 进行撰写等。

而当完成的定义再次扩充时,通常意谓着团队已经更有能力,更有自信能够在所有的开发活动实现更高规格的要求,本身也是一种成长的表现,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用它作为起点,定期反思现况,定义成长目标。

强化自我管理

无论是程序码审查,还是完成的定义,这些制度与自主之间又会有相互扶持的关系。

而自主不是有与没有,而是程度上的差别,管理者除了发挥自己的职权,帮助团队突破困难并争取更多的资源之外,还有没有可以加强的方法呢?

我思考了一阵子,也正在尝试,分享给大家:

  1. 描绘团队自我管理的理想样貌,并对照现况找出落差。
  2. 与团队讨论落差,并阐述自我管理的期望。
  3. 与团队约定自主的边界。
  4. 赋权 (Empowerment)。
  5. 过程中以教育训练、引导补足落差。
  6. 以身作则。

<<:  Day 19 随机森林

>>:  [Day 19] tinyML开发好帮手─云端一站式平台Edge Impulse简介

[前端暴龙机,Vue2.x 进化 Vue3 ] Day19.组件练习 ref -分页(二)

今天我们会利用上一篇的 分页组件 范例来做更改,不过差别在於,这次我们父子组件的沟通不是透过 pro...

JS 36 - 新增并记录网页的偏好颜色模式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实作网页的深浅色模式。 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样式 body { backgr...

[第十一天]从0开始的UnityAR手机游戏开发-开启新场景

开启新场景 有时会遇到要新增其他关卡或是有东西要测试时需要开另外一个新场景的情况就会需要开新场景,...

[2021铁人赛 Day11] General Skills 08

引言 昨天学到 ssh 以及 「大括号的分配律」─ Brace Expansion 这边再补充一点...

该如何证明资料曾经存在?

第一次发言, 请各路大神关照. 公司需要定期作资料库备份, 备份用的电脑OS为Win 7及Win 1...